大事看能力,小事看人品?!笆盏健笔且环N尊重。懂得尊重他人,人品不會差。
朋友妍妍在一家公司做行政。
有天上班,妍妍接到領導指示,明天公司拍宣傳片,要求所有員工穿黑色正裝。
妍妍立刻在公司微信群發通知,最后還特意叮囑“收到請回復?!?
同事們陸陸續續回復了,但直到下班,還有三個同事沒有回。
妍妍趕緊給他們打電話。
結果一個說看到,就是沒回;一個覺得是小事,妍妍特意打個電話是小題大做。
還有一個同事連電話都沒接。
“我就一直擔心那個沒接電話的同事第二天會不會沒穿正裝,到時候領導又覺得我沒有通知到,第二天看到他穿著正裝來上班才松一口氣?!?
妍妍說,在工作中,她最怕的事情就是發通知。
“發通知這事,雖然簡單又無技術含量,但最考驗人的耐心?!?
隔著手機屏幕,我們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等待有多焦急。
但我們能換位思考,如果你是發通知的那個人呢?
有緊急或重大消息要通知到每一個人,你會怎么做?
你是否也會選擇群發的方式,并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饋?
當你的信息發出去許久,只得到零星回復,你是否會焦慮?會擔心?
01、“收到”兩個字,花不了你1分鐘的時間,但是對通知者而言,是一種證明和交代。
“收到”兩個字,雖然簡單,卻體現了將心比心。
懂得將心比心的人,能夠尊重他人。
懂得尊重他人的人,人品不會差。
02、“收到”是一個承諾
“不回復,就默認為沒看到、不知道,到時候出狀況就可以推脫。都是成年人了,還這么沒有責任感,沒有擔當,工作了怎么辦?”
社會很大,不再像以前一樣,能夠轉個路口就能找到對方。信息很多,不再像以前一樣,能夠時常聚在一起來通知。
更不會有人反復通知,等你確認。
錯過了,就真的錯過了。
“收到”兩個字不僅僅表示你看到了這條信息,還意味著你明白這條信息里包含的內容和要求,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。
“收到”兩個字雖然簡單,卻體現了契約精神,遵守契約,主動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,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表現。
有契約精神的人,人品不會差。
03、能力決定你走多快,人品決定你走多遠。
主任沒正面回答我:“你去群里發個通知,讓他兩把這2篇稿件分別發一下?!?
過了一會兒林佳在群里回復收到,而李強沒有。
又過了半小時,林佳的稿件已經發了,主任看李強的稿件還沒發出來,就讓我把李強叫進了辦公室。
主任問李強:“不是讓你把那篇稿子發一下嗎?怎么半小時了還沒發?”
“什么稿件?我不知道啊?!崩顝娨荒槦o辜。
“就是我剛剛在群里給你說的那篇呀?!蔽掖蜷_手機拿給李強看。
“我沒收到呀?!崩顝妱澙艘幌伦约旱氖謾C,“老師,不好意思呀,我剛才寫稿真沒看見,我這就去發?!?
站在他旁邊的我,其實已經看見他的微信群上沒有未讀消息的提示了,這條消息他看過了,只是沒有去做而已。
主任揮揮手,讓李強出去了,轉頭對我說:“作為他們的實習老師,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李強從來不回復群發通知、消息。
年輕人天天手機不離手,連回復兩個字的時間都沒有嗎?
回復通知事小,但是通知里的事是大事。小事都靠不住,大事還敢托付嗎?
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兩種人當中只選一種,你會選擇哪一種人呢?”
大事看能力,小事看人品。
從回復信息這么一件簡單的小事,就能看出來一個人的人品。
04、“收到”見人品,凡事有交待。
“收到”這件小事,做起來并沒有那么難。
別人通知一件事,回復一下“收到,謝謝?!?
別人問你一個問題,知道且愿意回答就回答,不知道不愿意就回一下“不了解?!?
別人邀請你去赴約,想去就同意,不想去就說不愿意,哪怕借口忙也好,作沒看見很不好。
別人在你很忙的時候找你,可以先解釋一下忙,等到閑下來再說。
別人如果想找你閑聊,如果你愿意就說,如果不想也不要忽視,告訴他你有事。
別人給你發的消息,你在很久后才回復,請先說聲抱歉,再好好聊聊……
這個世界越來越大,信息越來越多。我們越來越忽視收到的信息,可能是因為習慣了,可能是覺得無所謂了,可能是因為忙......
但是對于發消息的人而言,寧愿要你否定的回答,也不要一片沉默。
給一個明確的答復,凡事都有交待,這就是最好的人品。